【“嘉”人有約】太陽雨:魚和熊掌,為什么不可以兼得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危機,即危險中的機遇。
大疫之下,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遭遇到了不小的困難。但這就跟竹子長節一樣,在這個過程中,疫情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短暫的下滑,反過來“下滑”也是為了將來在經濟復蘇的時候帶來更快的成長。從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也是一樣。伴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明朗,當前國家也在倡導由國際大循環到國內大循環,這對制造性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然它也對企業制造能力、產品能力及其他的硬件設施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了一個層次,以便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低價、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太陽雨集團工程公司總經理 徐猛
而成長是一個動態過程,放在大疫情下,這個成長的意義更為重大。對于廠家而言,做好后臺的支持,創建好的模式,為經銷商提供一個更有利的發展環境,幫扶其在逆勢的情況下做好市場,這是重中之重。而經銷商需要面對的是,如何在現階段配合廠家將業務和模式一一落地,在這個國內大循環的市場機遇下,實現廠商的共同成長。
《時代當下,渠道商到底要利潤還是要規模?》,本次辯論大會的主題就在此背景下誕生。這是當前渠道的一個熱點,引發了強烈共鳴,與會嘉賓通過辯論的形式積極參與其中,希望通過觀點的激烈碰撞,得到一個可行的答案。太陽雨集團作為本次辯論大會的冠名商,其工程公司總經理徐猛在現場做了《魚和熊掌,為什么不可兼得》的主題分享,通過太陽雨的軟硬實力及獨特的解決方案,幫助經銷商實現利潤和規模的兼得。“理不辯不明,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下,以一種更為開放的心態來參與其中,不僅有很強的互動感,也更容易打開自己的思路。”對于話題和辯論的形式,徐猛給予了高度認可。
其實,對于暖通商來說,利潤和規模,永遠是個敏感話題。徐猛表示,依據以往的經驗,單一追逐利潤或規模的的渠道商,到最后發展得都不太好。只注重利潤的,他的業務量及當地市場的影響力勢必會越來越小,形成不了一個持續推廣的發展模式,同時光有規模而沒有利潤的,最后也一定是沒有了支撐,做不動。“應該說,規模和利潤是一個平衡點的問題,單純追求某一點都不行。”徐猛認為,規模和
利潤只是表象,光談規模和利潤是沒有意義的。利潤和規模應該相輔相成,追求規模的時候也要設計一個合理的利潤,通過規模擴大影響力、口碑和市場占有率。“當然,對待規模和利潤,也一定是要分時間段的,每一個決策后面都有一套邏輯,可能這個時間段,需要利潤來支撐公司做更多的推廣和項目,可能下一個階段,需要更大的規模來養活員工。”徐猛建議,一個具有成長性的公司,一定要有好的項目,來保證自己的利潤點,同時也有要一定的規模項目來保證員工的充實,包括企業的文化建設等等。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已成為了既往經驗。但徐猛并不以為然,他認為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定可以實現“魚與熊掌兼得”。而太陽雨就可以幫助經銷商打破這個“不可能”。
首先太陽雨有最強的資質和專業團隊和最優的解決方案,給經銷商在操作項目過程中提供很好的支持,特別是在門檻相對較高的政府項目中,有好的解決方案,過硬的資質和安裝、售后有良好的保證,中標的可能性更大。“太陽雨集團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有足夠的支撐系統來保障經銷商的利潤,而對于規模也不用擔心,截止目前國內前100 家房企中,太陽雨已與 50 幾家建立了全國集采或區域集采的合作,我們會在集采的項目資源上給與傾斜,可讓經銷商迅速在規模上有所突破。”

其次,可以幫助暖通商改變規模不效應的現狀,通過產品及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實現利潤的增項。對于現階段的暖通商來說,其實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產品的同質化。在產品趨同的情況下,各種競爭加劇,導致利潤趨低。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也發現了一個現象,靠傳統的項目來支撐利潤,從長久來看這是不現實,只有通過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增項來實現。”
不確定的得到讓人興奮,確定的失去讓人恐懼。徐猛認為,傳統的暖通都是通過空調產品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并沒有考慮到太陽能的輔助系統。事實上,在很多的項目中,太陽能系統是可以作為一個亮點做進方案中去的。徐猛列舉了兩個產品應用。第一,傳統的地源熱泵,大家都知道很好用,且很節能,但是其也有一個水力平衡、冷暖平衡的問題,加入太陽能系統后,可以利用跨季節蓄熱提供能源補給。“這個成本很低,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太陽能集熱器和一個循管道,但能夠保證地源熱泵系統長期好用。”第二,針對傳統的壁掛爐產品閥門經過高溫水造成損耗的問題,太陽雨創造性地研發出了光燃一體機,在其中增加了一個能源魔方,可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一個具有亮點的產品,一定會帶來一個新的市場機會,從而創造新的利潤。徐猛分析認為,現在的市場,純粹做暖通或純粹做太陽能都不太現實,太陽雨目前有橫向、縱向的業務,十大類產品,不僅可以提供多樣的解決方案,同時分攤單項的技術服務費用。完全可以打破“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定論,讓自己的規模和利潤實現合理的分配。
當然,太陽雨進入暖通,也給暖通商帶來了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至于經銷商如何選擇,則要看自己的判斷和理解。徐猛認為,當前一部分渠道商容易會形成一些固化的思維,做空調的只會天天盯著空調,而忽視了其他產品的解決方案。“其實,我們的眼光一定要放長遠,這樣我們就會看到一些新的技術、新的產品,而它完全可以跟現有的產品做一些集合。”徐猛分析,現在很多經銷商的業務做得很大,一年到頭忙得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一些東西,比如業務模式的變化,新技術、新產品和一些新的市場機會,這其實也是很危險的。
“一個合格的經銷商老板,一定要學會讓自己慢下來,要讓自己有停下來思考的時間。比如做空調,就要考慮一些空調業務的趨勢走向,它的未來有沒有新的技術,有多少跨界的東西可以整合進來,有沒有更好的采暖和制冷形式。”徐猛認為,只有停下來思考這些問題,才會讓公司和團隊有一個更清晰的思路和方向,避免走進一個死胡同。從客觀上來講,這也是參加此次辯論大會活動的意義所在。
- 下一篇: 原創:三菱重工海爾服務德陽供電局換流站
- 上一篇: 新品上市|海信Hi-SC S系列助力城市“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