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楊崢:積累與實踐成就結果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不談論廠商,只談“愛與恨”。多年的行業經歷即見證了我對行業的愛,也體現了我對行業的恨,主要是貴在堅持,勤學苦練,還要摒棄個人英雄主義,通過積累和實踐,練就一副識人識貨的火眼金睛,這是我們在行業生存的根本,也是愛與恨最終的結果。

楊崢
對于做技術的楊崢而言,他認為廠商之間的關系并不適合于他,于是楊崢在現場從自身親身經歷展開,重點闡述了他對“愛與恨”理解。“愛和恨,就好像是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對于愛,在暖通圈,有這樣一段在網上非常火的話,‘枯藤老樹昏鴉,晚飯有魚有蝦,空調、WiFi、西瓜,夕陽西下,你賺錢,我敗家。’在這句話當中,空調的位置不偏不倚,剛好占據 C 位。正是這樣一個高舒適要求的地位,把我這樣一個學汽車制造專業的人拉到了暖通空調行業;除此之外,行業內還傳過另一句話,‘一個人修一次空調不難,但是難的是一輩子都修空調。’而像我們這種修中央空調的人進入了圈子后,如出一轍。我離開了我的本業,來到暖通圈,這一來就是 20 年。在這個行業里面我體驗過了很多角色,從銷售員到分公司經理,到大項目支持應用工程師、項目經理、工廠的技術、工廠采購、工廠的生產廠長、空調工廠的總經理、蘇州建筑設計院的設計師、國家綠色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師、麥克維爾的技術部主管等等,當然,多年的堅持不代表別的什么,也僅僅是對行業的愛而已。”楊崢淺談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對愛的理解。
在暖通行業多年來的經歷不僅是楊崢對行業的愛意,同樣也讓他留下了滿滿的回憶。他表示,他在行業里有兩面,一個是一本正經他,一個是非常 high 的他。正經的他是做技術的他,是在汽車后備箱經常帶小板凳在工地等客戶的他。正經的他不會想著融合到九州文化里,因為他認為那是銷售員該干的工作,而他們應該靠技術吃飯,只有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再合理的利用自己休息的時間去創造一種個性化的生活,才能擁有一個 high 的他,在這個個性化的生活里,他擁有了一個新的圈子、一些新的人脈以及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所謂的“恨”,事實上楊崢認為并不多,只是在這個暖通圈里待的時間太長了,不管他用什么軟件都會給他推薦暖通圈里的人。這也讓他在任何 app 上加新好友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加到了同行業的人,卻又說了不該說的話。
其次,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暖通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想要在行業內做到“刀鋒競爭力”其實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而做到了如此,也同樣是一件頭疼的事,“刀鋒競爭力”的認知人群和會使用的人群是非常少的,如果你想讓它變現,就要去做科普,讓更多的人去認知“刀鋒競爭力”。所以,吃暖通空調這口飯,不用追逐別人的故事,應該研究自己應該去學習的東西,還需要不斷的去琢磨,這便是楊崢對于行業的恨。“我個人多年的見解是貴在堅持,勤學苦練,還要摒棄個人英雄主義,不能自己去瞎琢磨,學術支撐很重要,交流是必要的;同時,要通過積累和實踐,要練就一副識人、識貨的火眼金睛,這是我們在這個行業生存的根本,這是愛與情、愛與恨最終的結果。”楊崢總結道。
- 下一篇: 新品上市|海信Hi-SC S系列助力城市“新基建”
- 上一篇: 西屋康達入選2020匠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