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水質遭質疑 四百億凈水器市場加速擴容
發表于: 來自:中華凈水網
近日,南方周末、益普索、凈水品牌沁園聯合發布了首份《都市人群水健康素養現狀》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全國10個主要城市人群的調研,深度剖析了眼下都市人群飲用水相關的意識、習慣和訴求,涉及居家、工作以及在外就餐等日常飲水主要場景,以全面展現國內都市人群水健康生活現狀,并籍此呼吁公眾對飲用水的潔凈健康給予更多的關注。

“《健康中國行動2030》把推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而水作為生命之源,安全潔凈自是首當其沖,在此基礎上,飲水品質與健康其實也休憩相關。”聯合利華生活健康要素品類中國區總經理潘詩陽表示。
“水質安全/潔凈”近些年一直是公眾比較關心的話題,但通過比對70、80、90后在飲用水潔凈度認知和訴求等多維度狀況,報告發現:越年輕,越關心水質。90后對于日常用水水質潔凈度進一步提升表現出了最強的意愿,作為伴隨著科技成長起來的一代,90后中更多比例人群會趨向于借助專業手段(如TDS值,即溶解性固體總量等)來判別水質優劣。也正因此,90后都市人群對于升級居家凈水過濾設備的意愿最為強烈。并且,調查也發現公眾對于安心飲水的關注正慢慢從家居場景向外延展,包括辦公室以及各類餐飲場所。
先前一直被公眾忽視的餐飲場所用水水質問題也正在漸漸收獲關注。受訪者中超過一半對于餐飲用水水質有所擔憂,并且近三成消費者認為商家如果可以主動標注水質來源信息能有效提升他們的放心度和好感度。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聚集了更多的美食達人,高頻率的在外就餐也讓他們對餐廳用水水質的擔憂表現明顯高于其他城市。
“目前很多場景的飲水情況并不樂觀,尤其是在一些餐飲渠道,很可能直接用自來水來用于一些食品的制作,例如冰塊。而消費者對于餐飲等渠道飲水健康的擔憂以及對健康飲水的重視也給市場帶來了更多機遇,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餐飲等企業以及居民采用凈水器。凈水器市場也將持續擴容。目前凈水器市場規模大約四百多億元人民幣。”潘詩陽表示。
事實上,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水健康,也推動了凈水器市場加速擴容,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指出,行業市場規模五年復合增速不會低于30%;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中國凈水器市場在城鎮家庭中可達35%的滲透率,對應9400萬臺左右的保有存量,家用凈水市場容量將達到1280億元。
那么,對于普通居民來說,凈水器是否有必要呢?“我國對自來水水質有著嚴格的要求,但由于自來水出廠所經歷的運輸環境不同,自來水中有一些消毒副產物,管道老化產生的重金屬殘留,小區水箱二次污染產生的細菌等,這些含量雖然很低,但也許并不能完全符合‘更高品質飲用水’的理想狀態。”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解釋說:“90年代起,世衛組織強調凈化飲用水,提倡‘使用的凈化方式’,為大眾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潘詩陽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居民常用的將自來水煮沸的做法本身并沒有問題,凈水器的市場主要是面向對飲用水有著更高品質要求的人群,目前這部分人群規模正在不斷增長。”
當然,當下阻礙凈水器市場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則是市場良莠不齊,很多企業虛假宣傳、濫竽充數現象依舊突出。可喜的是,目前行業也真在加速洗牌,一些劣質品牌也正在加速淘汰。中商情報網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國內凈水器品牌已經突破4000個,但持有衛計委相關批文的凈水器企業僅1200家左右。一些小企業資質不全、售后服務沒有保障、技術抄襲現象嚴重,導致市場上凈水器的價格和質量參差不齊,而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和完善,如《水效領跑者行動實施方案》《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等文件相繼頒發,對整治凈水行業的亂象起到一定的作用,行業進入洗牌階段。隨著行業洗牌加速,凈水器行業有望迎來更為有序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