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凈水器市場銷額規模93.3億元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使得本已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更加困難重重。根據奧維云網測算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凈水器市場銷額規模93.3億元,同比下滑32.5%,銷量434.9萬臺,同比下滑13.4%。而凈水器行業的上市公司也大致可以作為凈水行業上半年發展情況的縮影。
市場下滑 但未來可期
以美的為例,上半年凈水器的銷售額為120.1 億元,同比下降 21.9%,線下市場零售份額占比為15%,位于行業第二,線上市場零售的份額為12.4%,排名行業第一。
美的在半年報中提及,從凈水器的品類發展來看,更大(大通量)、更全(殺菌、凈熱一體)、更便利(免安裝、自助換芯)是產品升級的主旋律,其中反滲透產品在線下和線上的份額占比分別超過 90%和70%,大通量和一級水效產品的線下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自助換芯功能有望成為產品“標配”。
以美的旗下的COLMO EVO系列全感活性凈水機V7 Pro為例,利用純物理超微氣泡科技,有效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消滅飲用水中的大部分細菌,同時搭載溫熱洗功能,該產品獲NSF 認證、AWE2020艾普蘭優秀產品獎及國家級領跑者榮譽。
COLMO EVO 系列制冷管線機采用行業首創超真實觸控屏幕,精準傳達產品功能指令,溫度一觸即達,可制冷、加熱多種水溫,滿足多樣化的用水需求。
美的凱旋飲水機YR1908S-X洞察用戶痛點,行業首創上置儲物,攜“六新標準”引領新飲水方式,在儲存、管路材質、高溫滅菌、雙核即熱、智能調節等方面全面升級。
其他家電品牌具有凈水業務的如華帝、老板、萬和、日出東方系(四季沐歌、太陽雨)由于凈水所占比重較小,未在報告中做大篇幅提及,但整體來看,較往年均有所下滑。
作為行業內中央水處理器領軍品牌的上市企業,以開能為例,2020年2-3月份由于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開能及行業上下游延遲復工,人員、供應鏈、物流受到限制,凈水產品國內終端市場客戶需求減少,業務受市場停擺與產能受阻的兩頭擠壓,對開能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能力產生了較大影響,導致公司第一季度經營微利。
從3月中下旬開始,開能抓住國內消費恢復的機會,提前布局市場并積極復工復產,二季度產能已完全恢復正常,核心業務的經營業績環比出現大幅增長,報告期內,開能實現營業總收入約4.87億元,其中第二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約2.86億元,環比第一季度增42.43%,同比去年第二季度增加14.78%。
同樣,作為行業內凈水器租賃業務見長,在香港上市的浩澤為例,從半年報公布出來的情況則較為慘淡。
截至6月30日,浩澤集團半年的收入僅為4.44億元,同期利潤1億萬元轉為虧損人名幣1472.2萬元。已安裝租賃凈水器的總數半年內從138.5萬減少至108萬臺,期間新裝凈水器9.5萬臺。
由此可見,雖然家用凈水器產品收到疫情的影響銷售有所下滑,但從美的、開能等表現來看,長期依舊是可以看好的。
展會慘淡 大品牌缺席
資本市場的現狀也照進了行業展會。
半個月前上海水展表現也頗為慘淡。即便是受疫情影響大型展會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人氣依舊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凈水行業已進入了發展瓶頸期。
雖然疫情從健康角度而言對凈水市場應該有正面的刺激作用,但受市場教育的影響和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影響,消費端也沒有表現出較高的購買欲。
相比而言,同為家庭相關的家居博覽會則十分火爆。
從參展企業來看,TOP級企業參展的均屈指可數。
一位在凈水行業排名靠前的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上海水展(世環會前稱)已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展會,但其存在的作用僅剩同行之間“秀肌肉”,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參展的訴求。
展開來說,企業早年樂于參展的目的是想通過展會開拓渠道網點。而經過多年的沉淀,一是目前的線下渠道已經被行業過度開發,可新開經銷商甚少;二是受線上渠道沖擊,線下市場一度處于停擺狀態,線下銷售一蹶不振,線上市場發展空間擴大,隨著直播的火爆,眾多品牌商紛紛加入到直播的行列中,從營銷活動到新品發售,均采取線上形式。對凈水器市場來說,在加大線上資源的投入的同時也加速了價格的競爭,企業紛紛通過降價促銷來維持市場銷量份額。隨著渠道利潤趨薄,線下渠道經銷商也疲于經營,無心更換新品牌運營。
另一位運營某外資品牌凈水的展商表示,本來是沒計劃參展的,后來看到今年的成本遠低于往年,還是來試試。往年凈水和空凈各4個共8個館,今年只有2個還不滿。
“今天能來的都是精準的經銷商。”該展商說道。
誠然,來觀展的經銷商還是希望從這場展會尋覓到一些新的商機。
往年,艾肯家電網觀展需要花上一天時間,而此次,僅半天便完成來地毯式觀展。管展結束有一些直觀感受。從展出內容而言,往年展出的一是新產品和新模式。但從今年各企業展出的內容來看,僅剩較少的新品展示,但沒有新的技術出現。
從凈水終端來說,反滲透技術依舊是市場主流。而在家居、家電行業較為熱門的智能化方面,在凈水產品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與拓展,少數參展的企業還有硬湊的嫌疑。與此同時,也沒有新的商業模式產生,以往的共享、租賃等模式都如曇花一現,幾近消失。
在筆者看來,對于凈水企業來說,應對當下和未來不確定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最正確的事:積極擁抱房地產行業。
一方面,房地產行業雖然現階段發展低迷,但龐大的人口紅利依舊存在,房地產行業是上述三個行業發展的土壤。所以只有通過房地產渠道,才能迅速地實現放量,搶占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從消費意識上來說,消費者對與空氣和水等健康產品的消費意識還是逐漸提升的,尤其是新房裝修用戶,購買率更高。
所以,產品的迭代升級以及細分場景的開拓,未來市場是可期的。
- 下一篇: 沂蒙山上好風光?格力“中國風”吹響紅色老區幸福樂章
- 上一篇: 山西出臺《山西省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