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凈水器:失敗的準備就是準備著失敗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近期,羅永浩來到沁園凈水器抖音直播間助其賣貨。為了讓本次直播賣貨達到效果,沁園凈水器拿出了最誘人的價格,請來了爭議不斷但也名聲在外的“首席忽悠官”羅永浩。借助網紅的人氣思路準確,觀眾人數也達到了預期,然而隨著兩次現場演示的“翻車”,眼看就被打動的觀眾們紛紛刪除了購物車,就連網友都在感慨,失敗的準備就是準備著失敗。



邀請羅永浩直播帶貨是沁園在宣傳方式上的轉型,這個思路沒有錯,也起到了很好引流作用,直播間人數超過四十四萬,可以評價為一次品牌宣傳的杰出案例。但流量有多高,失敗的準備對品牌造成的影響就有多大,沁園在這四十多萬觀眾面前砸了招牌,原因就在于在直播之前缺少準備,實操演練不到位。
透過此次直播翻車事件,沁園也為眾多暖通空調及舒適智能經銷商上了一課,轉型在行業中司空見慣,例如工程商轉向零售、中央空調經銷商轉向舒適集成商等等。但此刻希望經歷過轉型的讀者諸君靜下心來分析思考,轉型的時候有沒有做足準備,轉型后又取得了多少效果。

如今轉型的舒適集成商,有多少人敢說現在的業績和利潤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行業趨勢和利益的面前,總會有人盲目跟隨,現階段很難找到經營單品的暖通空調經銷商,但不乏打著舒適集成的招牌,卻依然只能賣出單品的商家,因為他們的銷售能力不足以支撐起系統銷售,在轉型之前銷售團隊沒有做足功課。而這僅僅是銷售段,在服務階段,失敗的準備造成的損失將更為慘重。例如此前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視頻,某以銷售多聯機為核心的中央空調經銷商進軍兩聯供市場,選擇“上水下水”系統,但在進駐之前并沒有對服務團隊進行足夠的專業培養,也沒有找到專業的外包團隊,致使客戶的家變成了水簾洞,迎接他的是高額的賠償金以及公司名譽上的損失,甚至影響品牌的名譽。
此時此刻回頭看沁園直播翻車事件,僅僅是忽視了實操環節的演練,品牌名譽嚴重受損,而羅永浩依然拿走了50萬的高額薪酬,負責人則或許將面臨辭退。對于暖通空調及舒適智能產業的廠家和商家,其實道理亦然,只有做足了準備,才能盡可能保證公司的名譽和利益,網友的評論就中肯而貼切,失敗的準備就是準備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