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報吹響家電市場淘汰賽的號角
發表于: 來自:家電圈
2020年以來,這場家電市場的淘汰賽已經打響,并對市場上那些傍名牌、山寨品牌的企業經營者們造成重創,那么接下來又將會清理哪些企業和商家出局?
從格力電器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一聲驚雷,到長虹美菱、深康佳A、海信家電、華帝股份等一大批企業的一季度營收下跌、利潤大減。
于2020年4月底全面提曉的家電行業各個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再次吹響了家電市場淘汰賽的一輪號角。家電圈預計,殘酷的"業績大跌、利潤腰斬"等行業現實,將會進一步加快家電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們,在一線市場上對同行的沖擊和搶奪力度,并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揭曉第一場淘汰賽的戰果。
或許這將會為不少家電廠商在意外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下,找到并不意外的結局:
在整個市場上品牌數量、零售網點、產品陣營已經持續"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通過淘汰對手、淘汰弱小者、推高門檻等一系列手段,努力在"供需趨于平衡"下回歸技術創新、產品迭代和服務完善等正軌,最終靠品牌、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和用戶。
意外?不意外?很意外!
第三方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規模為1204億元,同比下降35.8%。與之對應的,則是不少家電企業的營收規模、經營利潤基本上遭遇腰斬、甚至巨跌。
在今年初這場突發意外的疫情下,家電企業們一季度業績大跌的市場走勢并不令人意外。相信,很多家電廠商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市場投資者們也能接受這一業績和行業現狀。
在意外事件背后不意外的企業營收業績,卻再次加速了家電淘汰賽的進程。意外的收獲則是,那就是在一線市場上,眾多家電領軍企業們紛紛出招、亮劍,于今年二季度市場上全面打響一輪"弱肉強食、快魚吃慢魚"淘汰賽,而困擾家電產業多年的"傍名牌、山寨品牌、假冒品牌"等情況,卻開始大幅度減少。
原因正是,當前一線大品牌的市場零售價格,已經遠低于那些"山寨、假冒、傍名牌"產品的生產成本。這就讓眾多過去搞"山寨品牌、傍名牌"生意的廠商們,紛紛轉投一線大牌的倒貨,通過原有分銷渠道"倒貨竄貨"。相對于過去"偷偷摸摸"生產銷售假冒山寨名牌時的擔心吊膽,反而更加輕松而且賺錢不少。
當然,這只是家電淘汰賽初期的一個意外收獲。相信,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外部經濟環境和市場競爭格局的進一步變化,不只是山寨、假冒者們會主動停止投機,就連眾多的三四線廠商們,也會需要重新"思考人生"。
開弓沒有回頭箭?期待一個新時代
一線市場的競爭永遠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當前,各個家電廠商在今年二季度爭奪的關鍵點,已經是提前鎖定"618年中大促"。這被認為是上半年家電廠商的"絕地反擊戰",而在家電圈看來,這更像是一場家電廠商的"生死離別"戰。
當前一線家電市場看上去很難,但本質上的問題并不多。之所以大量的家電廠商們感覺"活不下去",原因就是典型的"產業鏈過剩"。造家電的、賣家電的,甚至造家電零部件的,都存在嚴重的過剩率。按照當前的市場消費需求,根本無法支撐這么大的“產業制造、銷售規模”的體量。
當前中國家電產業數億臺的電視、空調、冰洗,以及廚房小家電的產能,在保證全球市場需求供給之外,還有很多剩余。同樣,中國本土的家電零售網點數量,在經歷過去幾年的調整后,還存在著嚴重的飽和。一條街道上五六個家電賣場、專營店搶生意。這種局面下,日子怎么能好過?同樣,家電廠商的重心,又怎么能放到用戶需求上,肯定是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賣出更多的貨上。
在這種局面下,各個企業都感覺日子過得艱難。那么為何遲遲沒有吹響市場淘汰賽的號角?說白了,在過去40多年家電產業各廠商利益格局相對固化的背景下,很少會有企業輕易能撬動這種格局的重組。但是,在今年的這種市場環境下,"不干掉對手"自己就活不下去的眾多家電廠商,既是迫不得已,也是勢在必行。
市場清理、大企業淘汰同行,會在一線市場上步步加速。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的市場對于家電產業來說,市場淘汰賽顯然不是危機而是起點,不是絕境而是新生。期待兩三年之后,家電產業走向更美好的新時代。
- 下一篇: 助力新基建落地,海信5G榮耀家數字化時代搶先機
- 上一篇: 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