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兩大政策暖風吹來 家電業2020年不必悲觀
發表于: 來自:驅動中國
剛剛過去的2019年,家電市場的一時低迷令很多人不適應,滋生了很多的怨聲怨言和悲觀情緒。不可否認,2019年的市場低迷是國內家電發展史上少見,既就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家電市場也沒有像2019這樣令企業艱難度日。
在這種氛圍下,很多企業對2020前景極為謹慎,一方面不僅在市場策略上趨于保守,還削減了包括研發、推廣的費用;另一方面期待政府能夠像2009年金融危機時那樣,出臺一系列刺激消費、保護市場的政策,來為國內家電市場保駕護航。
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很多,分析起來,各個企業和投資者的情況不一樣,表現得也是不盡相同。但歸納來說,主要體現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既往國內家電產業發展的40多年間,都是伴隨經濟高增長而獲得需求爆發所帶來的紅利,頭部企業都是順風順水的走過來的,對經濟增速下行的行業環境一時難以適應,難免會出現過激的反應;
另一方面家電企業對行業從增量到存量市場性質的變化沒有扎實的做好準備。業界公認行業已經進入存量市場,但是狠多企業對這樣一個現實卻是回避,總還是拿著增量時期的戰略策略來應對市場。顯然這樣的做法與市場現實是南轅北轍。
顯然,根據當前的政府經濟政策基調來看,2020年出現大水漫灌式的經濟刺激政策不會出現,但是為保證經濟穩定,繁榮市場,活躍消費的針對性政策還是會有的。畢竟,在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占據GDP的比重接近80%,居民消費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進入2019年的最后一個月,有兩項政策的出臺十分重要,透露出的信息表明,政策對于拉動消費的預期還是值得期待,并且這種政策是一個長效機制,并不是短期的應急刺激,這對穩定經濟包括拉動家電消費,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第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0年確定的重點工作,其中就有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其中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第二,12月2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第三項開發更多就業崗位中,《意見》指出挖掘內需帶動就業,鼓勵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
在這兩項政策中,第一項雖然不是直接針對家電產業,但是要知道,近幾十年家電產業的發展壯大,家電用品的快速普及,都是建立在住房改善基礎之上。因此,只要房地產穩定,特別是中央定關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性,決定了用來住必定會對家電需求是個利好。畢竟炒作房子并不是來住,配不配置家電品都無妨,但只要是用來住必定是要需求家電品的。
第二項就更不用說了,直接針對的就是家電品的更新消費。不僅僅是穩就業《意見》中直接提出,實際上2019年政府的諸多相關政策都提到過促進家電更新消費。4月份的國家發改委《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及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見稿)》,6月份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到支持綠色智能商品以舊換新。
在諸多政策的支持下,國內家電產業從增量到存量推動發展已經步入正軌,家電市場雖然不能再呈現增量時期的爆發式需求出現,但是更新迭代需求的釋放是一個高質量的緩慢釋放,更加有利于家電企業的轉型升級。
除了宏觀政策外,像在國務院有關部門指導下,家電行業發布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標準,空調能效新標準發布將在2020年7月起實施,是從行業層面促進家電產業向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這也就意味著,2020年的家電將是一個相對穩健的市場,不會再出現大起大落的波動,而是平穩的、高質量的發展。業界也不要再去追求什么再出現高增長,畢竟行業性質發生了本質變化,高質量穩健發展才是未來的基本走勢。
實際上,不僅限于2020年,往后家電業整體進入存量市場,就不會再出現大規模爆發式增長,穩健、平穩、高質量發展將是未來的主基調!